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帷幕,三国时期名将辈出,有一位被人忽略名将,三战平定黄巾起义,气盖山河。

汉灵帝任命外戚何进为大将军,委派卢植、皇甫嵩、朱儁等将领讨伐黄巾军。此外,董卓、孙坚、曹操、刘备等群雄都参与了讨伐黄巾军。平定黄巾军战争被镇压,首当其功是名将皇甫嵩。
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曾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祖父皇甫旗,任扶风都尉;叔叔皇甫规是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太守,久为边将。

184年6月,董卓在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被张角击败。8月底,皇甫嵩代董卓率军继续围攻黄巾军。张角病死,张梁继续率军与皇甫嵩激战。作战持续到十月,黄巾军戒备松懈。皇甫嵩乘机夜袭,黄巾军仓猝应战,张梁战死,3万人被杀,5万余人跳河而死。此战,皇甫嵩一举歼灭河北黄巾主力。
184年11月,皇甫嵩与巨鹿(今河北宁晋西南)太守郭典合兵乘胜进逼黄巾军张宝部驻守的下曲阳。两军激战多日,义军连连失利,张宝战死,被斩杀、生俘者10万余人。皇甫嵩收集义军将士尸首,筑“京观”于城南,以显示其战功。

唐朝时皇甫嵩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皇甫嵩位列武庙七十二将。北宋《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广名将传》,皇甫嵩亦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