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军阀连年混战,百姓苦不堪言。虽然这些军阀在争权夺利上互不相让,彼此势同水火,但面对外敌入侵、领土被占的时代背景,多数人却有着异常坚定的爱国之心,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东北“老疙瘩”——张作霖。

张作霖年轻时,本想替父亲报仇却不慎错杀女佣,被迫逃离家乡。凭着20余人起家,张作霖的队伍日渐壮大,趁着清廷无力剿灭又主动归顺,成为了清朝武官。靠着一路征讨,张作霖逐渐掌握东北,势力日益强大,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出任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正式成为国家最高元首。
张作霖的一生有功有过,不能单一评说。他一生四处征战,使得国家动荡;处死李大钊,扼杀了革命火种。但是在东北,张作霖又使当地人民生活稳定,还利用自己的力量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对东北的继续渗透,捍卫了中国尊严。此外,他还开办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毕业后一直活跃在各地战场。在弥留之际,张作霖仍对日本人念念不忘,要求部下紧急召回其子张学良,由后者出面组织军队,防止日本趁势侵吞渗透。

可以说,张作霖是个有骨气、有义气且一身正气的中国人,虽然他为巩固统治从日本接受了一定帮助,但他从来没有向日本人低过头,也从未答应日方任何过分要求——哪怕是最后付出生命的代价。
张作霖刚当上军官时,与部下一起在新民府驻守,却不料与日本士兵发生意外冲突,张作霖的两名部下被日本人当街打死。得知此事后,张作霖大发雷霆,要求日本人杀人偿命,但这遭到了日本方面的断然拒绝,他们对亡者家属的哭喊置若罔闻,只是扔出一千两想草草了事。张作霖坐不住了,他当即上街枪毙三个日本士兵,毫不理睬日本军官严查凶手的要求,同样扔出一千五百两,恰好是之前日本人的套路,五百两一条命。搬起石头砸了脚的日本人,深感张作霖不好对付,只能收钱后灰溜溜地走了。

到了后期,日本人和张作霖的关系变得格外复杂——张作霖明面上是“东北王”,日本人为其提供战略物资,使他在军阀混战中争得一席之地。不过日本人并非是出于好心,不过是想通过张作霖拿下富饶的东北宝地。张作霖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一边利用一边提防、愚弄日本人。一开始,日本几乎控制了东北所有的交通运输,一切来往的车辆都被日本人查处,张作霖于是暗地里拉拢英美两国建设港口和修建铁路,日本公使芳泽得知后大发雷霆,勒令张作霖停止。张作霖一边口头应允,一边极力加快建设速度,终于在东北交通运输上有了中国人自己管理的道路。
为使侨民能在东北合法居住,日本人绞尽脑汁,结果张作霖却暗中下令,禁止中国百姓对外出租住房;日本在各铁路沿线均派驻士兵,张作霖则针锋相对地在日方驻地布下重兵,以防其心怀不轨。

对此,日本人又恨又气,东北事务负责人之一的土肥原贤二曾邀张作霖参加宴会,并请他题字,准备当着社会贤达的面让张作霖丢脸,却不料绿林出身的张作霖提笔就写了一个气魄惊人的“虎”字,令在场名流无不拍手。紧接着,张作霖又写下一行小字——张作霖手黑。土肥原贤二趁机讽刺张作霖目不识丁,却不想张作霖大骂:“老子就是专门写给你们日本人看的,墨字下面无土,这叫寸土不让。”气氛陡然紧张不已,宴会不欢而散。

对于张作霖越发强硬的立场,日本人深感无法利用其攫取利益,遂最终痛下杀手。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6月4日,这位民族英雄不幸被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身亡。斯人已逝,英名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