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国之储君,皇帝的心肝宝贝,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丢,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对太子无微不至。尽管也有的皇帝不喜欢太子,但那不过是不满意当太子的那位皇子罢了,对于他心中属意的接班人依然很重视。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位奇葩皇帝,他既决定将太子当接班人培养,却又常常对太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导致太子死得很窝囊。
这位皇帝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大家都很熟悉,他身上有许多个标签,一个是史上最节俭的皇帝,节俭到什么程度呢?穿打补丁的衣服不说,为了省钱,他竟然还让小太监到宫外买烧饼吃。另一个标签则是志大才疏,道光皇帝其实很想有一番作为,可惜能力不济,不但没有挽救清王朝的衰败,反倒遇上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国耻,含恨而终。

在培养继承人上,道光其实也比较失败,道光的继承人是咸丰,咸丰几斤几两就不用多说。其实,在咸丰之前,道光还培养过一位接班人,结果那位皇子还没来得及接班,就让道光给弄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解答这个谜团之前,先介绍下这位皇子吧。此人名叫奕纬,是道光的长子。奕纬的母亲原本是个卑贱的奴婢,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道光临幸,这才生下了奕纬。当时,初为人父的道光是很矛盾的,既兴奋又羞耻,兴奋的原因是他爸爸了,羞耻的原因则是他平时一向循规蹈矩,让这事儿破坏他谦卑守礼的形象了。
不过,奕纬虽然给道光带来了不光彩,但他毕竟是皇长子,尤其随着后来道光的次子奕纲、三子奕继相继夭折,道光就决定把奕纬当继承人培养。道光为奕纬挑选名师,以储君的要求严格教育他,希望奕纬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储君,以便将来心安理得地传位给他。
可惜事与愿违。道光国事繁忙,疏于对奕纬的管教,而奕纬又不是自觉之人,渐渐沾上了皇族子弟的不良习气。他性格顽劣,放荡不羁,不仅学业一塌糊涂,人品也越来越差,又言行轻薄,没有一点皇室子弟的高贵气质。道光见寄予厚望的皇长子不成器,一有空就苦口婆心教导他,一开始奕纬还装模作样地听讲,后来越来越不耐烦,偶尔还和道光顶嘴,气得道光就差给他一巴掌了。

对皇帝老子如此,对老师奕纬的态度就更嚣张。虽然皇室很尊重皇子的老师,但说白了这些老师也是臣子,那些品德恶劣的皇子往往会仗势欺人,奕纬就是如此。奕纬每回上课就发困,老师有次提醒他:“好好念书,现在咱们学的这些都是治国之道,大阿哥将来当了皇上用得着。”
没想到奕纬却恶狠狠地说道:“要是我当了皇帝,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老师当场吓出一身冷汗。想了很久,他决定将这件事向道光禀告。道光勃然大怒,当即叫人宣大阿哥奕纬觐见。奕纬一到,道光火气更旺,不由分说,朝他狠狠地踢了一脚。这一脚不偏不倚,刚好踢中了奕纬的下部,痛得奕纬嗷嗷直叫,竟因此伤重而亡。
道光原本只是想教训奕纬一顿,并没有想弄死他,奕纬的死让他后悔不已,于是下令追封他为“隐志贝勒”。堂堂皇长子,死后只被追封为贝勒,看来道光对他余怒未消,所谓的后悔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