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天主教堂坐落于西佘山之顶,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初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建,民国14年5月至民国24年11月翻造扩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从堂基至十字架尖顶高38米,内设座位3000个,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大教堂”。整幢建筑造型独特,南长北短,东宽西狭,内圆外尖、内石外砖。大堂将多种建筑融入一体。

坐落于西佘山之顶的佘山天主教堂,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一九八九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当年的“远东第一大教堂”,每年依然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各地天主教徒和游客。

建筑群体别具一格。


教堂顶上的雕塑,一定有着特定的寓意。

教堂入口__教堂内不能拍照,只能在外面按快门了。

佘山天主教堂___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堂两座建筑,在西佘山的山腰处,有一堂耸立,这就是天主教中堂。
从山脚到山顶的曲折小路上有14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稣受难浮雕,还有3座圣亭和一个中堂,逐级向上的苦路把苦路亭、圣亭、中堂及山顶教堂联成一体。信徒们到佘山朝圣时,沿着曲折的苦路逐级而上,领略耶稣代人受难的经历。佘山天主教堂是上海天主教徒在东南沿海的主要朝圣地,每逢圣母月,各地天主教徒纷纷来此朝圣,故余山在海外有圣母山之称。
教徒们可以在山脚处从这里沿石板台阶上山。

进教之佑 为我等祈
中山教堂 ___ 早在1844年,法籍传教士南格禄即到此处勘测地形,准备建屋。此后不断扩建宗教设施。现在的中山教堂建于1894年,堂内设祭台供奉圣像,可容500余人。中堂前有可容千人的圆形广场,凭栏可观四周风景。
两旁雕刻书写着: 小堂筑山腰且息片刻 储孝子礼
大殿临奉顶再登几级 求慈母恩



广场西侧山坡,有开阔的空地一方,建有耶稣圣心亭、圣母亭、若瑟亭,合称“三圣亭”。
大圣若瑟

圣母玛利亚

耶稣圣心

在下山的途中,路过的一处坐落山脚的单位吸引了我,经允许拍下了很有特色的一组雕塑,非常有风情味。





怎么样?在这样的环境内上班,够陶冶情操的吧!
对了,继续…..还要去天文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