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了,除旧迎新,同时也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假期,找个风景秀丽、游人不那么拥挤的地方,放下忙碌的工作,也把老板的唠叨放在脑后,好好放松一下心情,上海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就是最佳之选。

浦江魂
“浦江魂”巨石重约八十吨,是广西产的“水冲石”。巨石表面有清晰的水冲痕迹,此石经过约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才淤2003年春在“韩湘水博园”安家落户。
黄浦江的历史形成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春申君开挖大黄浦一事。此后,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朝廷命官和上海百姓都为黄浦江的最终形成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立此碑,志在传承先人不断开创、不懈努力的精神。

上海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坐落在上海闵行江川西路3998号。

可写的是韩湘水博园,待在园中发现韩湘桥,才联想韩湘水博园的由来也许与八仙中韩湘子有关?

入口处的千年古樟树。

园中景色美,且游人少,我问过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自家门口有如此休闲之处,很可惜。想必一来宣传力度不够;二来交通不便,是其原因吧。当然也有其好处就是:可以细细地品味、欣赏。

导游介绍说:很多楼台都是从外地原汁原味拆来组建的,非常有古园林味道。

楼、台、亭、阁,廊桥相接,古色古香___

上海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顾名思义当然临近黄浦江,以保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展示黄浦江深厚历史和文化为主题而打建的园林式博物园。


不知大家注意了吗?园中的楼台房顶有三层、五层、最多七层,导游说:按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般为三层,官员为五层,那七层的就可想而知了__







贵州苑是由贵州苗家吊脚楼、盆景园和亲水平台组成的。吊脚楼是苗族特有的建筑风格,此座吊脚楼是从贵州山区一大户人家移建至“韩湘水博园”的,全木结构,有近百年历史。贵州苑的盆景有紫薇、火棘、银杏等三十多个名贵品种,树龄最长的有八百多年,依然生长茂密、生机勃勃。亲水平台可作休闲、品茶,也可用作观赏荷花和聚会、演出,环境十分优美。

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因为它的表面百分之七十都被水覆盖着。水是生命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源泉,是人类社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源的约百分之0.26,有人比喻说:再地球这个大水缸里,我们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的递增,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当,使世界上80多个国家约10亿人口面临着淡水资源的危机。
我国水系众多,但人口基数大,平均淡水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缺少水资源的国家之一。我国目前的800座城市中,就有300座城市确水。
黄浦江是上海境内最大的水系,占全市水资源的百分之九十,它承担着航运、灌溉、排水、旅游、供水等几大功能,是上海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的生命之源,然而黄浦江也经历过一个严重的污染过程,可利用的水资源也大幅度的减少。
近年来 我国在保护水源、治理江河、合理利用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苏州河的河道整治、黄浦江上游取水口的水源保护,保证了上海市民 饮水的安全,改善了上海的水环境。


景色迷人,难得一见的亭上亭__

钓鱼翁__

三江红亭
“三江红亭”。因亭内的三江红巨石而得名。“三江红”产于广西僮族自治区境内的红水河一带,红水河的水因含铁矿质而呈红色,滚落在河水中的岩石经过上万年的冲刷、浸泡而变成红色且表面十分光滑。此“三江红”石重十二吨,是中国著名教练、人称“足球教父”的徐根宝所赠。因为巨石看上去像如来佛打坐,所以不少游客回抚摸巨石以求保佑。

长寿龟__

大禹治水__

导游介绍说: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里有100座桥__而每座桥都有它的来历。明天就来说说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里的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