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往往遇到同一种状况,就是:到底该怎么和医生说我哪里不舒服啊??
每次去看病的时候,这个问题都会让小编犯头疼,挂完号等叫号的时候就开始打草稿,到了医生面前又支支吾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描述,搞的医生也是毫无头绪。
所以,到底该怎么和医生描述病情,才能让医生最正确、快速地判断出你怎么了?
医生第一个问题,你哪里不舒服?

一说到你哪里不舒服,很多人都下意识地接:身体不舒服。
Emmmm……也没错,可是头疼、发烧、嗓子疼、拉肚子,总有一个最不舒服的地方吧?所以,先说你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再说其他的附属症状。
比如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烧,先说自己发烧烧到多少度,再说说自己嗓子疼不疼、流不流鼻涕、头疼不疼等附属的问题。
医生第二个问题,你这样多久啦?

医生第二个问题,问的往往就是这种情况出现多久了。
所以,大家要有一个好记性,把自己最开始出现“不舒服”的时候的症状跟医生阐述一下。接着拿发烧举例子,发烧几天了,发烧最高多少度,现在还有没有发烧的症状?把自己的生病过程按时间阐述一下,医生就能大概明白病的严重程度了。
描述的时候,别太夸张!

在进行疾病描述的时候,尽量用能够贴合你现状的词语,而不是用夸大的形容词,这样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以下给大家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疼:哪里疼、怎么疼、疼多久
描述自己疼痛的时候,首先要指明疼痛的部位,越精确越好。肚子疼,是上腹部还是下腹部,左右呢?头疼是整个头都疼,还是只有后脑勺、太阳穴在疼?越精确的描述位置,就越能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疼有几种性质:刺痛、绞痛、胀痛、酸痛、麻痛、撕裂痛,能不能碰触、按压会不会缓解疼痛,都能反映疼痛的性质,最后疼多久,疼几天了,是间歇痛还是一直痛,都是我们需要描述给医生的事情。
拒绝笼统词汇,用定量定性的词语
老是、一直、好久、从来……这些词都是对判断病情没什么用的词语,比如三个月、10点这种确切的时间节点,更能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主动和医生阐述过敏史、遗传病史
有些症状可能和遗传疾病有关,所以为了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要提早和医生阐述自己是否有遗传病史、家族遗传病等,而过敏史、前几天吃的药物则能够让医生开药时候规避一些不能使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