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屁乃肚中之气,哪有不放之理。虽说,人们对屁越来越宽容,也能正确认识到放屁是肠胃正常排毒的象征,但如果经常性的频繁放屁,可一定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放什么屁,要看食物

有的人爱放屁,有的人不爱放屁,有的人放屁臭,有的人放屁不臭,哪种好?哪种不好?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的食物。如果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或是低聚糖含量比较丰富,那自然屁就多一点。但如果摄入的食物过于精细或者吃的太少,大肠内的菌群没有什么食物可以分解,放屁也就少了。
臭屁or不臭屁

俗话说,臭屁不响,响屁不臭。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呢。
通常吃植物性食物的人放屁不臭但是很响,这是因为肠道菌群一下子有很多食物,一下子会产生很多气体,由于主要是二氧化碳,所以并没有味道。
但如果吃了很多的肉类,未被分解的蛋白质进入大肠,与肠道菌群作用,就会产生少而臭的屁。这样的屁如果经常性憋着不放,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太多臭屁是疾病预警?
人体在白天的时候约一个小时产生一个屁,晚上则每两个小时产生一个屁。通常这样的情况,对身体是没什么大碍的。

但如果放屁出现了异常,首先要先检查下自己是否有以下饮食情况。
1、喝太多汽水,抽太多烟、嚼太多口香糖等;
2、吃饭太快,并吃了较多红薯、励志、豆制品、奶制品等易产气的食物;
3、便秘时,粪便在肠道内淤积,无法移动,而粪便主要由细菌形成,细菌在人体内堆积会产生气体,从而导致排臭屁增多,当便秘缓解后,放屁的情况也将会得到缓解。
4、部分消化系统较弱的人群,或者有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物不易消化,也会使人体内的气体增多,需要通过放屁来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伴有肚子咕噜噜叫,腹泻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