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清王朝覆灭101年以后,乾隆皇帝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带领着清王朝皇室后裔,在辽宁清永陵祭祖祈福。此次活动是2013年“满族人回家·新宾启运节”的子活动之一。清王朝覆灭一百多年,清皇室成员及其后裔经历了时代的诸多变迁,终于在2013年,家族团聚共同祭祖溯源。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代皇帝——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皇帝退位,代表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崩溃。之后,中华民国建立,民主的时代正式开启。
1924年11月5日,距离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已过十二年,他终于按照与南京临时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搬出了皇宫。玉玺上交给南京临时政府,宫女太监被尽数遣散。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爱新觉罗”成为一个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词。如果沿用爱新觉罗姓氏,便会被打上“阴谋复辟”的标签,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大多改姓。其中很多人改姓金、肇、毓,也有人改姓艾、罗、骆、赵等,不能一一完全列举。这些皇族后裔大多分布在北京、河北与东北。
经历了一个王朝,爱新觉罗家族仅仅男性便有近3.4万人。据估计,当时整个家族人口大约有14万。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个家族在1912年到1959年间遭受了巨大的折磨苦难,终于还是在1959年迎来家族的春天。

1959年冬天,爱新觉罗族人终于特赦令第一批特赦的战犯名单中,找到了宣统皇帝溥仪的名字。这是一个对全族人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这意味着“爱新觉罗”四个字不再被人唯恐避之不及。爱新觉罗家族的春天到了。
清王朝时期,爱新觉罗氏以宗室与觉罗来区分血缘远近。“宗室”便代表着为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后裔,“觉罗”则代表着为努尔哈赤叔伯兄弟的后裔。不过,也会有一些功之臣被赐姓为“觉罗”。

过去,爱新觉罗家族也有家谱。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会长、乾隆皇帝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属“恒”字辈,在吉林市宗室后裔中,他的辈分也是很高了。他也是目前最有“帝王面相”的皇族后裔。爱新觉罗·恒绍是家谱的持有者,因此,他接待很多寻根问祖的同族后人。
恒绍担任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会长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他总在积极寻找并团结已经更改了姓氏的族人。他带领族人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活动。他立志弘扬清朝皇家文化,通过各种道具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清朝皇帝生活,让大家品味清朝皇帝。

至今,恒绍仍保存着乾隆皇帝御用、估价上亿的玉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