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吗?-ZhiDaolema.com
资讯、健康、教育、创业、旅行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

最近,一份关于5岁上海男孩的简历刷爆微博朋友圈以及各大网络,据悉此份简历是家长为孩子申请一所小学制作的,内容涉及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人生感悟乃至大道哲学,令广大网友看后直接感叹我等鼠辈皆在虚度光阴,自叹不如啊!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5岁小朋友简历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5岁小朋友简历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5岁小朋友简历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5岁小朋友简历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5岁小朋友简历

不过,也有网友留言说“是不是有点夸大,如果是真,这小孩是不是有点可怜,给父母活的?”,在此,我们暂且不论夸大与否,基本事实还是存在的。想着我们这些80后、90后长大的孩子,罗大佑《童年》里描述的那“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情景,似乎闭上眼睛都能体会那份孩童独有的天真浪漫和与世无争,大自然的拥抱把那个时候的我们塑造成了“孩子”,而不是“老道”的世人,如此对比,心中不免万般滋味,不知何是正道!

其实这等事情岂止是个个例:打开电视,热闹综艺节目里的孩子说着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应说的话;走在大街,上学的孩子背上背着鼓大的书包,看起来与轻盈的身体极度不协调;周末的早上,大人拉着孩子的一只小手,急匆匆的脚步似乎马上就要把孩子拉倒,孩子的不知所措的步伐让我们旁观者的心也是那么的凌乱。在这个本来最应该享受自然、好奇世间万物的有趣年龄,我们却让他们体会到了烦躁和无趣,我们不仅要问:这“光鲜”的背后,他们失去了啥?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童年

如果说孩子的第一天性是“玩!”,应该没人会反对,大自然孕育了“人”这个物种,有些天性是大自然母亲从基因里赐予我们的礼物,她让我们充满好奇,她让我们从“玩”中体会到快乐,她知道这简单的快乐等我们长大了就不会再有了,她只给予每个人一次机会,她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慢慢去经历,慢慢去弥补的,但有些东西,比如纯粹的快乐,过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而这份快乐的给予或者剥夺,不是别人,却是我们最爱的人。

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跳房子…,似乎想起来脸上都挂着微笑,那是我们几代人的集体回忆。而我们现在的孩子,似乎都在跟这个浮躁的社会快速“接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所有家长一致的意见,背后的攀比和望子成龙心态似乎也在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们,至于到底什么才是“输”,什么又算“赢”,管它呢!

5岁孩子“光鲜”的简历背后,他是否失去了什么?童年

话题回到5岁的孩子,也许他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不快乐,也许他在掌握各种技能的时候也能欣然一笑,只是我们要思考的是,孩子骨子里的那份天性的快乐,当他张大后能否回忆起片刻?就像培养在卧室里的种子,也许从发芽那一刻,他就不知道“阳光”所给予的快乐是个什么样子!在他的思想里,世上就没有这种东西!其实为人父母,任何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都有每个人的理由和道理,我们在此讨论要说的,无非就是两点,一是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独立的,不要让孩子像你复制的模板一样走你拟定好的道路,你需要传递给他的,只是自力更生、善待世界,快乐幸福的过普通人的生活!二是人生本苦,不要把这份“苦”让孩子提前体验,以后他有的是时间去体验,把仅有的这一份“甜”留给他,因为只要错过,就再也不会有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