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消息 近日,菜鸟“智能供应链大脑”正式上线,雀巢成为首家使用该系统的品牌。利用这一“大脑”,可以集成各渠道端数据,并做可视化的实时呈现。菜鸟对它的期待是“希望让每一位CEO在早餐时间用一部手机就能了解自己商品的各链路情况、轻松做决策。”
事实上,在新零售改造过程中,供应链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效率、盈利等要素,最终作用到消费者体验端。而往往在一个成熟品牌的背后,供应链繁多且复杂。
雀巢大中华区供应链高级副总裁董明介绍,“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成本较高,要通盘获取全渠道、全链路数据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汇总,再从各处需求进行分析调配,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雀巢大中华区供应链高级副总裁董明表示。
传统供应链管理方式需要将不同渠道的商品库存、销售情况、物流运输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对比才能看到最终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也是具有滞后性的,往往决策刚刚做出的时刻,也是它失效的时刻。“智能供应链大脑”则要通过实时、可视化、智能分析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可视化并不是“大脑”的全部
对于“智能供应链大脑”而言,最大特点并不仅仅是可视化数据呈现。所谓“大脑”,其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更为重要。
菜鸟首席数据科学家弘伟介绍,ERP等传统软件中的数据属于典型“T+1”处理方式,今天的数据要等到第二天才能通过离线处理获得。与此相比,“智能供应链大脑”融合了实时数据和离线数据,支持多渠道数据覆盖。
雀巢电商负责人王雷表示,目前,“智能供应链大脑”的雀巢方面数据来源来自于天猫旗舰店、天猫超市和零售通。之后,会慢慢将其它渠道的数据也链接上来。但是她也坦言,这需要多方的合作,整体产业达成共识。
针对数据分析,弘伟告诉,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企业拥有海量数据后,会很容易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为此,菜鸟一直在与合作伙伴一起不断积累对行业和数据的理解能力。
最后,在决策层面,弘伟表示,菜鸟大量的数据分析模型、优化的模型、人工智能模型都可以支持用户做更佳的决策。
此外,弘伟强调,可视化本身就是一项挑战,对于供应链比较复杂的行业而言,“看见”本身就能带来非常大的价值。
未来,“菜鸟智能供应链大脑”,将逐步以定制化的方式向更多品牌开放。
让天下没有“缺货”的赠品
年前,雀巢已经在试用“智能供应链大脑”。雀巢电商负责人王雷向介绍,来自供应链上的改变已经开始。
每逢过年的时候,品牌方必做的营销方法之一就是“送赠品”。因为赠品和正常商品的区别,品牌方不会将赠品放在所有物流仓库中,而是集中在3-5个地区的大仓。由此引发的问题是,赠品有可能会跨仓发送到消费者手中。比如,赠品没有在东北地区物流仓备货,就需要从其他仓库调货,这就会导致东北地区消费者收到赠品的时间推迟一两天,有消费者就发出“为什么没有赠品”的质疑。
王雷说,类似这样的“小”问题,其实会为消费者带来非常不好的消费体验。此外,品牌方面也担负了额外的运输成本。王雷介绍,通过“智能供应链大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究竟是哪一款产品哪一个大区的跨仓比例高,可以及时调配赠品的分布,让消费体验和物流效率都得到提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智慧供应链大脑”的可视化呈现,雀巢大中华区任何一产品的订单变化、库存金额、某一渠道的商品缺货率等在物流供应链上的所有颗粒都能够精细的了解到。
雀巢电商供应链负责人邹渝告诉,根据这些数据,品牌能够做出更长远的决策。她举例,在“产品渗透”这一小类目下,可以了解到雀巢所有产品在全国的渗透情况,这意味着在空白区,我们可以进行更多的投资,扶持比如三线四线五线市场。
大幅提高效率和质量保证的例子还有在库存管理方面。针对食品而言,新鲜程度尤为重要。邹渝介绍,通过“智能供应链大脑”可以看到货品的滞销情况,如果货品在仓库带了3-4个月,就会影响其鲜度,如果这些食品流动到市场中,就会带来风险。雀巢现在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货品的在仓库的时间,而不需要长时间的反馈。
据介绍,早在2017年年5月,雀巢就与天猫、菜鸟共同启动了全渠道一盘货战略合作探索。通过“一盘货战略”,雀巢的物流成本下降了约50%,配送时效也有了大幅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