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虹口
虹口,因虹口港而得名,面积23.48平方公里。1843年上海开埠后,虹口逐步沦为美租界、公共租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吸引和集聚了周恩来、陈独秀、鲁迅、瞿秋白、李白等一大批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和文化名人在虹口工作、生活和战斗。他们追求真理、甘洒热血,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的宝贵教材。
《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在虹口》选取丰富详实的史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这段时间在虹口的战斗历程,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坚贞不屈、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之弄8号处召开。大会由陈独秀主持,出席大会代表20名。选出了9位中央执行委员和5位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14个文件。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年“五卅”烈士公墓;

“五卅”烈士墓遗址
1925年5月30日英国巡捕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6月30日“五卅”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举行后,上海各界即成立“五卅”烈士丧葬筹备处,决定在广中路6668号处建烈士公墓。1926年5月29日举行奠基礼。1928年5月“五卅”惨案三周年纪念日举行烈士墓落成典礼。墓地坐北朝南,墓碑正面直书“来者勿忘”四个大字。碑后有蔡元培撰文、谭延闿书写的碑文。1937年上海沦陷后,该墓被日军炸毁。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926年10月23日和1927年2月22日,上海举行过二次工人武装起义,因准备不足,遭到军阀残酷镇压而失败。1927年3月中旬,北伐军进抵龙华。中共中央建立了由陈独秀、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等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起义。3月21日,在总工会的号令下,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打败军阀部队,占领上海(除租界外),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左下图为:
陈云,1925年初至1927年间,陈云以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店员的身份开展地下工作。
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今虹口区四川北路856号新华书店虹口分店)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商务印书馆女工组织救护队,和男工一起投入战斗。
右图为:
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期间,铁路工人在天通庵车站(今虹口区天通庵路、宝山路交汇处)附近推倒机车,阻止直鲁军的增援部队。
2006年1月5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淞沪铁路天通庵站遗址为虹口区历史纪念地。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1930年3月2日,上海窦乐安路233号(今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中华艺术大学宣告成立,1936年春解散。它在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培育进步文艺队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左下图为:“左联”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和候补委员,依次为鲁迅、冯乃超、钱杏邨、夏衍、田汉、郑伯奇、洪灵菲、周全平、蒋光慈。
右图为: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左联”会址。1929年夏秋,周恩来、李立三代表中共中央指示创造社、太阳社停止与鲁迅的论争,团结起来,成立一个革命的文学团体。李富春传达中央指示并作部署。潘汉年具体负责筹备中国左联作家联盟。
“左联”筹备会议多次在公啡咖啡馆(今虹口区四川北路、多伦路转角处)召开。

鲁迅在上海的住所及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鲁迅先生之墓;

中共四大会议会址原型;

远东反战反法西斯大会
1933年9月30日,远东反战反法西斯大会在汇山路(今虹口区霍山路)85号召开。这是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参加大会的有世界反战委员会代表英国工党议员马莱勋爵、法国共产党《人道报》主编古久烈、比利时社会民主党党员马尔度等人和国内代表60余人。宋庆龄主持召开了大会,并在会上作了《中国的自由与发战斗争》报告。毛泽东、朱德和鲁迅等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法西斯的宣言、反对白色恐怖的决议、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红军和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等抗议书。并成立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中国分会,宋庆龄为中国分会主席。
右图为:远东反战大会旧址;

孙中山与宋庆龄;

虹口人民迎解放
为配合解放上海,虹口境内各条战线的中共地下党员和广大群众,开展护厂、护校、护库等斗争,里应外合,迎接解放。
图片为虹口各界迎接解放的行动;

1924年毛泽东与杨开慧曾居住在茂名北路120弄5__9号,(原公共租界慕尔鸣路甲秀里);

陈独秀;

瞿秋白;

周恩来;

周恩来诗词手迹: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陈独秀墨迹;

还有许多介绍共产党人在上海的事迹;


右——田汉; 左——聂耳;

田汉曾在虹口区江湾路、四川北路居住;

聂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下图为:聂耳在上海的居住地——公平路185弄86号;

曾联松 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旧居(今虹口区山阴路145弄6号)。
1994年,曾联松把珍藏了45年的国旗图案原稿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曾联松的国旗图案设计原稿;

当年解放日报——

重要旧址;
李白烈士故居——虹口区黄渡路107弄(原亚细亚里)15号;

2009年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荣誉证书;

中共中央特科武器储存处遗址、公道书店遗址中共上海党组织创办的中兴印刷厂旧址、红旗印刷厂遗址等;

中共塘沽路秘密电台旧址;

上海总工会办公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处旧址;

展馆图文并茂,吸引着众多参观者;

展馆的地面,标识着虹口的地图及历史上的重要旧址和遗址;


时光飞逝,历史已被浓缩,抚今追昔,征途任重道远,今天,我们穿越时空,绵延传递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让我们保留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坚守信仰,执着进取,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