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吗?-ZhiDaolema.com
资讯、健康、教育、创业、旅行

因翟天临“走红”的知网,也陷入了一场风波

中国知网“坑”了翟天临,现在它也许又在恨翟天临。不知道知网,翟天临捅了自己的篓子,却在一夜之间让人们知道了知网。不花一分钱的广告费,就红遍大江南北。从此,再有人说不知道知网,似乎就是有眼不识泰山了。按理说,知网成了这次事件的“最 大赢家 ”,应该感谢翟天临这次意外的宣传。然而,就像翟天临的学历经不起推敲,知网的问题也躲不过大众的慧眼。刚刚大红的知网,瞬间反转陷入一场风波。输了官司,丢了颜面事情发生在去年五月。苏州大学的一名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文献,当时为了支付7元的费用,她必须在充值中心充值至少50元。根据知网的规定,这50元没用完不能退。也就是说,如果小刘仅消费这一次,那么剩下的钱就归知网了。43元钱不算多,但小刘较真。她把中国知网的运营商 同方知网 (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把钱退还她。经过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审理,判定中国知网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一个对消费者不公平的不合理规定,应该认定无效。这原本只是一桩普通的消费维权案,但在眼下这个特殊的时间点,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的判决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很多曾经用过知网的网友,开始在网上“痛斥”知网的行径: “充钱容易退钱难”“绑架消费者”“文献下载后原作者拿不到钱”……甚至知名自媒体作者“六神磊磊”,最近也在自己文章结尾吐槽:知网是啥?是一个下论文死贵死贵的地方。随着讨论越来越多,知网近些年的一些问题也被挖出来,“免费上传的论文,被有偿下载后作者却一分都没有”“这几年知网对高校随意涨价”……前几天还是真假博士的试金石,为什么突然之间又“千夫所指”?这要从知网是谁说起。毛利率60%,知网是谁?尽管这几天热度不减,但没用过知网的人,现在可能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硕士博士的论文都会上传到上面。这样的理解,对,但也不全对。知网,全称中国知网,背后是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资源库,知网拥有学术期刊、硕士博士论文、专利、科技成果、报纸、年鉴等等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巨大的知识仓库,里面存储了国家绝大部分的知识资源。大家可以把自己研究成果存进去,也可以在里面找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国知网,就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一部分。1999年6月,知网的前身“中国期刊网”,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并上线开始服务,它得到了包括教育部、中宣部和科技部在内的多个国家部门的支持。2003年,更名为“中国知网”,并沿用至今。作为全国最大的知识资源库,中国知网在业界有很高的声誉。曾出演《武林外传》吕秀才的喻恩泰,是一个公认的学霸,他的一些论文也能在知网上搜到。还有“想死你们了”的小品演员冯巩,他的论文《相声艺术的创新与实践》也可以在知网上搜到。2007年,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获提名奖。这是中国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去年的“2018互联网+政务服务大会”中,同方知网的“知识型政府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方案”荣获“2017—2018年度互联网+政务服务优秀解决方案”殊荣。正因为拥有巨大的知识资源和极高的业界声誉,知网在版权上的利润也非常惊人。据其母公司同方股份披露的年报来看,2017年知网营收9.72亿元,净利润1.96亿元,毛利率达到了61.23%;2018年上半年,知网营收超过5亿,毛利率为58.83%。这样的高利润,知网堪称一棵 摇钱树 。你不知道的知网:年年涨价知网的高利润,一方面来自于其版权价值,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备受争议的涨价。有业内人士称,知网可能涉及到垄断。其实,中国知网背后的公司虽然是同方知网,但其内容建设一直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承担。2014年,后者从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企业,实际控股仍然是清华同方。电子杂志的企业性质变更后,知网开启了“涨价模式”。而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与其合作的高校,从那以后,图书馆购买数据库的经费比例越来越高。知网的涨价,在2016年曾遭遇过抵抗。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该校称续订价格涨价离谱,从2000年开始,知网对其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了10%,六年间涨幅达到了132.86%。同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在官网上贴出通知,称由于数据库提供商涨价过高,正在全力与对方谈判,但是之前的合同期满后,对方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次日,北大又发声明称:努力坚持争取到合理条件,不向商家过分涨价的行为轻易妥协。对于一直在学校图书馆免费下载知网文献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知网涨价并不敏感。但如果学校无法继续提供这项服务,很可能会遭受学生的集体埋怨。校方往往有苦难言。这两次抵抗知网涨价,最终都以继续购买知网数据文献结束。对于近几年中国知网的“过度涨价”,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知识资源平台除了知网,还有万方、维普等平台,但中国知网掌握了更多的核心版权资源,如果利用这种优势,在无理或理由不充分的情况下不断涨价,有可能涉及到滥用支配地位的问题。对此,知网也曾作出过回应,自称很多资源独家,有不少高成本外文资料,另外好的期刊资源的价格不断上涨,也是其涨价的原因。或许,知网真正要回答的问题是,游走在学术与商业之间,如何做出平衡和选择。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