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吗?-ZhiDaolema.com
资讯、健康、教育、创业、旅行

创新工场汪华:中国是“魔方式多元经济体” 还会产生很多平台级公司

12月3日消息 12月3日,创新工场召开“预见2019”投资趋势分享会,在会上,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认为,中国不是单一经济体,它就像是一块魔方,是由人口地域、发展阶段、前端后端和不同分化的行业所分割的多元经济体。每个维度和每个不均衡都构成了新的子平台机会,市场颠覆式的机会仍在迸发。

现在有一个看起来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经济放缓、消费放缓。但另一方面,大量的高增长公司仍在不断涌现。汪华认为,原因很简单,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经济体,中国是由人口地域、发展阶段、前端后端和不同分化的行业所分割的一块魔方。

第一个维度,人口地域。汪华去年提到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人口红利,其实就隐含了一个因素,中国其实在不同的城市人口、受教育人口和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五线城市里面,是包含了完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经济体。“每个经济体都有从三亿到六七亿不等的人口,从人口和将来的消费增长潜力的角度来说的话,单独拿出来都可以排在世界前五。”汪华举例,在北上广深一二线城市早在三四年前就已完成了移动互联网化、电商化。但是四五线城市和年纪比较大的中老年的人口,在近年才深度用上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支付,尝试第一次电商购物体验。“这也是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大家都觉得阿里、京东把电商都已经做完了,但是又冒出拼多多、贝店等公司。”

创新工场汪华:中国是“魔方式多元经济体”  还会产生很多平台级公司

汪华认为,在所有的国家中,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与美国相比,美国是一个相对匀质的经济体;与欧盟相比,中国三大经济体同一语言、同一国家、同一法律、同一贸易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往往都跟实际结果相差很大。

第二、成熟的市场商业发展波段清晰有序,由工业扩张化到资本集约化再到信息科技化方向发展。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仅短短几十年,存在着上述三波段共存的特点,孕育着颠覆式的发展机会。

创新工场汪华:中国是“魔方式多元经济体”  还会产生很多平台级公司

在中国,TMT公司的发展机会远不是只有第三阶段信息科技的机会。以支付交易为例,在美国,因为很多传统公司在第二阶段发展得非常强,所以很多第三阶段的公司很难真正做大。“比如说在美国传统VISA和银行非常强,美国线上支付发展会非常难。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线上支付发展起来了之后,线上支付的这些公司反而在整合传统的银行。所以在中国如果任何一个成功的科技公司,它能发展到的规模上限远比美国的一家科技公司在单一市场能做到的上限要大得多。”汪华说。

第三个维度是产业链条的不均衡。这实际上跟第二点类似,这是因为中国往往是互联网的发展阶段非常早,导致了中国在前端、后端非常不均衡,中国的前端已跻身全球最发达之列,但是支撑这些发达前端的后端却要落后得多。

“其实中后端落后不是坏事,任何阶段的不均速发展就存在着改进的空间,也意味着投资的机会所在。想象一下支撑这一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后端,依然还有两倍到三倍的效率改善空间的话,把这些效率改善空间都实现了,会怎样?” 汪华说,这正是AI投资下阶段的机会所在,“AI进入到了应用阶段。而AI在我心目中就是自动化、效率提升,创新工场接下来的AI投资就是要去跟中国各行各业进行结合,改进中国的后端效率。而这个机会不会小于过去几年阿里、腾讯等传统前端互联网巨头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第四,行业分化下发展不均,细分式增长涌现。其实从需求角度来讲,中国的三个经济体其实各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的一线经济体已迈过人均GDP8000美元的消费结构转化阶段,中国的二线和三线的经济体则处在各自GDP下的消费结构拐点阶段。所以每个维度的经济体都在面临不同的消费结构变化,“比如说三线经济体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正在大量攀升,而一线经济体对这方面的攀升已经减缓。所以不同线的经济体现在正在达到不同的消费结构转换的拐点。”

最后,海外市场蕴藏“新大陆”。中国多元经济体发展出了非常多新模式和新产品,非常适合东南亚、南美、中东、非洲地区 。而对于这些拥有着30亿人口的市场,中国对应经济体所发展出来的产品、模式和运营,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更适合当地。华为、小米这些公司已经从第一时间出海,它不仅仅只做中国的市场,也会做跟中国对应经济体类似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总而言之,人口地域、发展阶段、前端后端、不同的经济体的行业发展速度不同,构成了中国多元经济体的魔方;AI自动化、消费升级、下沉市场,海外市场,就是对于创新工场提出的“魔方经济体”所对应的各自主线的投资机会。而这里面每一个子块、每一个不均衡、每一个错配的地方,都会孕育出下一个子平台领导者。

汪华认为,在阿里、腾讯之外,在各自魔方块领域里,中国依然会产生特别多的平台级公司。(完)

赞(0)